這是在新竹縣當戶長以來的不知道第幾次投票,
但卻是我第一次投里長、市民代表這類如此親近選民的選舉,
之前一直很納悶為什麼會有某某黨票倉之類的說詞,
總覺得每一件事、每一個人的評價應該是都有持正反意見的人,
票倉這種東西是怎麼會產生的?
不過翻開我收到的選舉公報,我好像有點明白了!
我收到的選舉公報裡頭形形色色候選人很多,
有些一看就感覺選不上,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參選,
有些甚至連政見都不知道再講啥,還有「熱心服務,為民喉舌」這種一句話也可以當政見的!
最奇怪的現像是,上面候選人只有兩個黨派,國民黨和無黨籍,
那個最大的在野黨跑哪去了?
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無法想明白,
究竟是因為這裡是國民黨票倉所以民進黨經營不起來?
還是因為民進黨根本沒有來用心經營這個地區,
才讓這區變成國民黨的票倉?
不過根據我觀察到的現象,這附近的藍營民代是真的有在照顧這些居民,
每次開住戶所有權人大會的時候總是會有民代出現,
無論是提供抽獎獎項還是來發名片握手,
(不過之前也是有很多奇奇怪怪黨派的候選人出來發名片就是了...)
也有候選人是真的來傾聽民眾意見的,看起來也真的都有後續回報進度,
是真的有在做事情的感覺,
或許你可能質疑他服務的過程中可能可以收到回扣什麼的,
但這種感覺遠比以前選了民代卻不知道他究竟為我做了些什麼來得直截了當多了!
可能我住的社區小,坪數不大住戶也不太富裕,
所以常常得跟民代打好關係才能得到一些好處,
這裡看得到有在做事情的民代也都是國民黨的,
或許就像韓劇市政廳演的那樣,沒有黨派很多事情是做不動的,
大環境的因素?長久以來的印象?
總之這裡是藍營票倉,我突然變得一點都不意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